《弟子規》是清代人李毓秀編寫的一本兒童蒙學讀物,它以《論語》中的章句為主導思想,列舉了為人子弟在家、出外時待人接物的技巧,屬於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的指導讀物。本書以多個短篇故事,有趣地講述日常生活中應注重的禮儀,培育孩子做個守禮、孝順和具有誠信的人。
「兒童悅讀經典系列」共分八冊(另有五冊即將出版),除有注釋和譯文有效地幫助孩子理解原文外,內文還配有拼音和精美彩圖,圖文並茂地再現了故事內容,激發小朋友的閱讀興趣。
「兒童悅讀經典系列」共分八冊(另有五冊即將出版),除有注釋和譯文有效地幫助孩子理解原文外,內文還配有拼音和精美彩圖,圖文並茂地再現了故事內容,激發小朋友的閱讀興趣。
第一篇 總序
宋濂誠實守信
齊景公關心百姓
好學惜時的董遇
第二篇 入則孝 出則悌
孟宗哭竹生筍
戚繼光的新鞋
張元還杏
梁國治教子立德
劉蘭姐勸母孝祖
蘇軾與蘇轍的手足情
復蘇的紫荊花
曾國藩的寬厚
緹縈救父
第三篇 謹而信
侯德榜勤能補拙
子路死不免冠
艱苦樸素的范縝
范仲淹吃粥
張飛因酒喪命
愚公移山不畏難
查道吃棗留錢
晏殊求換試題
艾子不「道聽塗說」
龐蔥勸魏王
魏照學師
呂岱哭徐厚
楚襄王「亡羊補牢」
第四篇 泛愛眾 而親仁
李時珍關愛蒼生
歐陽修讚賞蘇東坡
愛嘮叨的楊阜
蘇東坡認輸
甄宇牽羊
第五篇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
王羲之苦練書法
蘇秦以錐刺股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宋濂誠實守信
齊景公關心百姓
好學惜時的董遇
第二篇 入則孝 出則悌
孟宗哭竹生筍
戚繼光的新鞋
張元還杏
梁國治教子立德
劉蘭姐勸母孝祖
蘇軾與蘇轍的手足情
復蘇的紫荊花
曾國藩的寬厚
緹縈救父
第三篇 謹而信
侯德榜勤能補拙
子路死不免冠
艱苦樸素的范縝
范仲淹吃粥
張飛因酒喪命
愚公移山不畏難
查道吃棗留錢
晏殊求換試題
艾子不「道聽塗說」
龐蔥勸魏王
魏照學師
呂岱哭徐厚
楚襄王「亡羊補牢」
第四篇 泛愛眾 而親仁
李時珍關愛蒼生
歐陽修讚賞蘇東坡
愛嘮叨的楊阜
蘇東坡認輸
甄宇牽羊
第五篇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
王羲之苦練書法
蘇秦以錐刺股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