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全球化的時代中,如何能達至人類的共同福祉呢?著名神學家孔漢思因而提出全球倫理的概念,致力促進各主要文化傳統進行對話,尋求共同接受的基本倫理準則,當中的重要元素包括:非暴力、尊重生命、公正、休戚相關、寬容、誠實、男女平等、合作互助等。《全球倫理宣言》的誕生正是為此作出的努力,並顯示全球倫理已成為國際的重要議程。現時全球倫理基金會除持續推動宗教對話及學術研究工作外,亦在德國及全球各地努力推動國際社會將有關倫理原則滲入生活當中,包括政治、經濟、教育等層面。
自2009年起,香港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已經在港與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Roundtable 通識教育交流協會等合作,將全球倫理概念融入高中通識教育科「全球化」單元的課題中。這亦是「融入全球倫理於學校教育計劃」第一階段的工作。本書正是總結此階段工作的成果之一,當中收錄了全球倫理基金會秘書長Dr. Stephen Schlensog對全球倫理概念的闡析、曾參與計劃論壇的學者、專家與各宗教代表的演講文稿、以及前線老師對引入此概念於「全球化」單元中的見解等。此外,為了幫助教師、學生及公眾更能深思如何從全球倫理反省全球化下的不同問題,計劃同工特別在環球經濟、國際事務、全球環境及人口流動等專題方面匯編了適切高中或以上程度課程的資料,一方面為通識教育提供實用材料,輔助教師、學生從倫理角度多思考這些問題,另一方面,此書的出版亦作為公眾教育的一部份,讓香港大眾瞭解到,國際上一直有提倡建立共同倫理準則的聲音。香港乃國際大都會,然而,面對城內的大小事,以及城外世界的種種變遷,我們的行為準則和抉擇又是否合宜呢?這種聲音正提醒我們: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除了物質成就外,更需要顧及品德、人情與責任。
自2009年起,香港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已經在港與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Roundtable 通識教育交流協會等合作,將全球倫理概念融入高中通識教育科「全球化」單元的課題中。這亦是「融入全球倫理於學校教育計劃」第一階段的工作。本書正是總結此階段工作的成果之一,當中收錄了全球倫理基金會秘書長Dr. Stephen Schlensog對全球倫理概念的闡析、曾參與計劃論壇的學者、專家與各宗教代表的演講文稿、以及前線老師對引入此概念於「全球化」單元中的見解等。此外,為了幫助教師、學生及公眾更能深思如何從全球倫理反省全球化下的不同問題,計劃同工特別在環球經濟、國際事務、全球環境及人口流動等專題方面匯編了適切高中或以上程度課程的資料,一方面為通識教育提供實用材料,輔助教師、學生從倫理角度多思考這些問題,另一方面,此書的出版亦作為公眾教育的一部份,讓香港大眾瞭解到,國際上一直有提倡建立共同倫理準則的聲音。香港乃國際大都會,然而,面對城內的大小事,以及城外世界的種種變遷,我們的行為準則和抉擇又是否合宜呢?這種聲音正提醒我們: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除了物質成就外,更需要顧及品德、人情與責任。
序言
編序
前言:為甚麼我們需要全球倫理?
Foreword: Why Global Ethic?
導論:全球倫理與全球化
第一部分:演講文摘
全球化的弔詭性:教授高中課程全球化單元的挑戰
當代國際衝突與人類文明的前景
探索全球化下對經濟事務的理解
全球化對人類來說是祝福還是詛咒?—宗教對政經變化的回應
為甚麼在全球化單元裡談人文關懷?—教師的回應
第二部分:資料匯編
環球經濟事務
(一)經濟全球化是甚麼?
(二)全球金融體系與相互依存
(三)發展中國家加入國際經濟組織帶來的影響
(四)全球自由貿易與貧富差距
(五)經濟全球化與地區社會的貧窮問題
(六)對經濟全球化的回應
國際事務的衝突與危機
(一)政治全球化與全球治理
(二)大國介入、地緣政治與地區衝突
(三)國際組織與非政府組織對地區問題的介入
(四)共同應對全球危機:國際疾病
(五)對國際事務的衝突與危機的回應
全球環境問題
(一)全球氣候變化
(二)全球應對策略
(三)中國對全球氣候問題的回應
(四)香港應對全球氣候問題的策略
(五)對全球環境問題的回應
全球人口流動與種族問題的回應
(一)全球人口流動:概況與影響
(二)移民與種族問題
(三)國際恐怖主義
(四)對全球人口流動與種族問題的回應
編序
前言:為甚麼我們需要全球倫理?
Foreword: Why Global Ethic?
導論:全球倫理與全球化
第一部分:演講文摘
全球化的弔詭性:教授高中課程全球化單元的挑戰
當代國際衝突與人類文明的前景
探索全球化下對經濟事務的理解
全球化對人類來說是祝福還是詛咒?—宗教對政經變化的回應
為甚麼在全球化單元裡談人文關懷?—教師的回應
第二部分:資料匯編
環球經濟事務
(一)經濟全球化是甚麼?
(二)全球金融體系與相互依存
(三)發展中國家加入國際經濟組織帶來的影響
(四)全球自由貿易與貧富差距
(五)經濟全球化與地區社會的貧窮問題
(六)對經濟全球化的回應
國際事務的衝突與危機
(一)政治全球化與全球治理
(二)大國介入、地緣政治與地區衝突
(三)國際組織與非政府組織對地區問題的介入
(四)共同應對全球危機:國際疾病
(五)對國際事務的衝突與危機的回應
全球環境問題
(一)全球氣候變化
(二)全球應對策略
(三)中國對全球氣候問題的回應
(四)香港應對全球氣候問題的策略
(五)對全球環境問題的回應
全球人口流動與種族問題的回應
(一)全球人口流動:概況與影響
(二)移民與種族問題
(三)國際恐怖主義
(四)對全球人口流動與種族問題的回應
編序
在現今全球化的時代中,如何能達至人類的共同福祉呢?著名神學家孔漢思(Hans Küng)因而提出全球倫理的概念,致力促進各主要文化傳統進行對話,尋求共同接受的基本倫理準則,當中尸的重要元素包括:非暴力、尊重生命、公正、休戚相關、寬容、誠實、男女平等、合作互助等。《全球倫理宣言》的誕生正是為此作出的努力,並顯示全球倫理已成為國際的重要議程。現時全球倫理基金會除持續推動宗教對話及學術研究工作外,亦在德國及全球各地努力推動國際社會將有關倫理原則滲入生活當中,包括政治、經濟、教育等層面。
自2009年起,香港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已經在港與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Roundtable通識教育交流協會等合作,將全球倫理概念融入高中通識教育科「全球化」單元的課題中。這亦是「融入全球倫理於學校教育計劃」第一階段的工作。本書正是總結此階段工作的成果之一,當中收錄了全球倫理基金會秘書長施連索格博士(Dr. Stephen Schlensog)對全球倫理概念的闡析、曾參與計劃論壇的學者、專家與各宗教代表的演講文稿,以及前線老師對引入此概念於「全球化」單元中的見解等。此外,為了幫助教師、學生及公眾更能深思如何從全球倫理反省全球化下的不同問題,計劃同工特別在環球經濟、國際事務、全球環境名人口流動等專題方面匯編了適切高中或以上程度課程的資料,一方面為通識教育提供實用材料,輔助教師、學生從倫理角度多思考這些問題,另一方面,此書的出版亦作為公眾教育的一部分,讓香港大眾了解到,國際上一直有提倡建立共同倫理準則的聲音。香港乃國際大都會,然而,面對城內的大小事,以及城外世界的種種變遷,我們的行為準則和抉擇又是否合宜呢?這種聲音正提醒我們: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除了物質成就外,更需要顧及品德、人情與責任。
在現今全球化的時代中,如何能達至人類的共同福祉呢?著名神學家孔漢思(Hans Küng)因而提出全球倫理的概念,致力促進各主要文化傳統進行對話,尋求共同接受的基本倫理準則,當中尸的重要元素包括:非暴力、尊重生命、公正、休戚相關、寬容、誠實、男女平等、合作互助等。《全球倫理宣言》的誕生正是為此作出的努力,並顯示全球倫理已成為國際的重要議程。現時全球倫理基金會除持續推動宗教對話及學術研究工作外,亦在德國及全球各地努力推動國際社會將有關倫理原則滲入生活當中,包括政治、經濟、教育等層面。
自2009年起,香港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已經在港與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Roundtable通識教育交流協會等合作,將全球倫理概念融入高中通識教育科「全球化」單元的課題中。這亦是「融入全球倫理於學校教育計劃」第一階段的工作。本書正是總結此階段工作的成果之一,當中收錄了全球倫理基金會秘書長施連索格博士(Dr. Stephen Schlensog)對全球倫理概念的闡析、曾參與計劃論壇的學者、專家與各宗教代表的演講文稿,以及前線老師對引入此概念於「全球化」單元中的見解等。此外,為了幫助教師、學生及公眾更能深思如何從全球倫理反省全球化下的不同問題,計劃同工特別在環球經濟、國際事務、全球環境名人口流動等專題方面匯編了適切高中或以上程度課程的資料,一方面為通識教育提供實用材料,輔助教師、學生從倫理角度多思考這些問題,另一方面,此書的出版亦作為公眾教育的一部分,讓香港大眾了解到,國際上一直有提倡建立共同倫理準則的聲音。香港乃國際大都會,然而,面對城內的大小事,以及城外世界的種種變遷,我們的行為準則和抉擇又是否合宜呢?這種聲音正提醒我們: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除了物質成就外,更需要顧及品德、人情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