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
作者:陳智德
出版:聯經出版,2013
ISBN:9789570843019
為甚麼比我們年長的人總在念舊,認為今非昔比,香港越來越不是以前的香港?舊日的香港到底風光有多好?
翻開關於香港的書,從字裡行間拾遺,暫借作者的眼睛,細看我們未曾見識過的時代裡,這片地方的好風光。
由地方出發,跨越文學和文化的界線,從歷史、詩作、典故、圖像、音樂等各方面重頭細看香港。到底在「文化沙漠」的稱號背後,這座臨海小城有過甚麼樣的文藝風景?歷來努力在香港爬格子的作者筆下如何書寫香港?各區老書店、二樓書店和刊物又為我城交織出怎樣的一段閱讀記憶?
新填地街位於九龍油尖旺區,既有一排排低矮的唐樓,也有新建的高樓。建築師出身的作者常到這條超過六百個門牌的街道尋找老店,探訪不同店舖裡的貓。透過貓兒眼和貓腳印,彷彿看見這地方的興衰,經歷這城市的變遷。
大坑位於香港島銅灣灣以南的住宅區,路旁店舖從前都跟居民日常生活有關,如車房、水果店、電器舖等。近年租金較相鄰的銅鑼灣平宜,漸漸出現了許多不同特色的餐廳、甜品店,成了新興的消費區。《大坑無大坑》,意思是傳統的大坑特色正在發展過程中逐步消失。書中以簡單文字及清新插畫記錄了消失前的大坑,那個還有很多特色小店、充滿人情味的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