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繫古今



從古到今,新年作為一年新開始的大日子,一直備受重視。你知道從這個節日誕生之初,到21世紀,中國已經度過四千多個新年了嗎?在數千年的時光中,有些文字、習俗、傳說會悄悄改變;有些文化、情感、價值觀則會流傳下來。新年,原來也是歷史的橋樑,聯繫着古今。

我的家在中國:節日之旅1(春節)
《我的家在中國:節日之旅1(春節)》

作者:檀傳寶 | 李敏 | 李敏
出版:中華書局,2021
ISBN:9789888758487
試閲

「爆竹聲中一歲除」,我們年年都慶祝新年,但你有沒有想過,在未有準確的日曆之前,古人怎樣確定過年的時間?新年習俗又怎樣反映了古人對世界的理解?歷經數千年的轉變,中國的南北方,以至世界各地的人,會用甚麼不同的方法慶祝新年?

在過年之前,先了解春節的由來與故事,或許會令你對「新年」有另一番感受。

故宮裏的大怪獸 4 景仁宮的怪事
《故宮裏的大怪獸 4 景仁宮的怪事》

作者:常怡
出版:小麥文化,2018
ISBN:9789888524396
試閲

新年即將來臨,這不但是人間歡聚團圓的節日,更是故宮裏百神來慶的大日子。可是在新年前夕的某個傍晚,眾多神仙聚集在太和殿門口,全都被將軍門神攔住無法進入!

寧靜的故宮瞬間變得吵吵嚷嚷。究竟太和殿新的通行口令是甚麼?景仁宮裏「靈異事件」的真相又是甚麼?故宮裏的怪獸們能不能順順利利地過個熱鬧的好年呢?這就要等你翻開書頁尋找答案了。

寫給孩子的中國古代抗疫故事——從先秦到清末的抗疫三千年
《寫給孩子的中國古代抗疫故事——從先秦到清末的抗疫三千年》

作者:陳安 | 陳櫻花
出版:世界出版社,2022
ISBN:9789888665419
試閲

飲屠蘇酒、掛春聯、放爆竹……這些農曆新年的傳統習俗竟然和抗疫有關?原來,在未有細菌、病毒等醫學知識前,古人一直認為瘟疫源於鬼怪作祟,便將避邪、驅鬼、祈求吉祥等習俗視為防疫措施。

不過,回顧過去三千年中國人抗疫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在現代醫學出現之前,其實古人對抗疫病的方法也充滿生活智慧,甚至到了今天,部分方法仍然值得參考。

過年就是要吃阿媽的菜頭粿和外婆的蘿蔔糕
《過年就是要吃阿媽的菜頭粿和外婆的蘿蔔糕》

作者:許智偉
出版:青林國際出版,2024
ISBN:9789862746745
試閲

過年時,你喜歡吃甚麼?年糕、蘿蔔糕、盆菜、馬蹄糕、煎堆……新春食品之多,讓人眼花繚亂。對於作者來說,過年必備的食物就是媽媽親手做的菜頭粿(蘿蔔糕)。在田裏摘蘿蔔、刨蘿蔔絲、打米漿……與親人一同製作美食,令每個步驟都別具意義。

即使年幼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與家人共聚天倫時,藏在食品中的溫情依舊不變。

作者簡介
香港教育城
香港教育城

香港教育城的一站式專業教育網站edcity.hk,結合資訊、資源、互動社群與網上軟件工具於一身,致力提倡學生善用電子學習資源,擁抱以學生為本的自主學習新趨勢。

資源下載